飘天文学网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小说免费阅读 > 267.第259章 新的资料片正在打开

267.第259章 新的资料片正在打开


第259章  新的资料片正在打开

    {非开国皇帝里李治绝对是排名靠前的,文有唐律疏议,武灭西突厥、百济、高句丽,在他治下唐朝全面发展,版图最大,这个“懦弱”到睡小妈、废皇后、贬舅舅的雉奴才是永徽之治的主角。}

    {当初真以为李治软弱被武则天压制,没办法,史书就是那么写那么暗示的。}

    {现在想想真是年轻了,能控住他爹手里班子的人怎么可能软弱?武则天在李治病入膏肓的时候都不敢肆意妄为,也就李治死了后才敢露出爪牙。}

    {能在任何事情发生后不存在他的手段,但是参与其中,这才是最可怕。}

    {所以不存在什么他爹跟他媳妇儿厉害显得他弱这说法。}

    {李治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能让别人觉得他一点都不厉害,当初他是怎么坐上太子之位的?}

    {太子和魏王掐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他除了劝架什么都没干,其他几个哥哥横行霸道的时候,他除了温良恭俭让也什么都没干,他看似从来无争,但境界已经远超其他哥哥。}

    {而且李治这个人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你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都只是他想让你看到和听到的。}

    {反正别管好事坏事,明明都是他参与的,甚至是他主导的,结果在最后把自己摘的一干二净,留给别人一个自己“懦弱”的形象

    {让人觉得他没有参与,他啥也不知道。}

    {就让人觉得他是个被老婆随便拿捏的妻管严加窝囊废,就这种人你说他是废物伱自己信吗?}

    {李治就是标准的亡国之君,把李世民留下的大唐败亡到三世而崩,换成李泰李承乾来都干不出这种事,结果李治做到了。}

    {就这一点,就足够送唐高宗上耻辱柱了,千年以来对李治的评价都不算高,结果到了现在倒反天罡了,成功变成李治大帝,千古第一高宗了,到底是古人全是傻瓜,还是现代人太聪明呢。}

    {在位三十三年,对内打击世家门阀,休养生息,灭除权臣,政治清明,对外先后灭掉西突厥,百济,高句丽使唐朝版图达到最大,四夷宾服,万国朝贡。}

    {这种人你说他是亡国之君?你行你上。}

    ……

    大汉。

    刘邦看乐了,就喜欢看两人骂街。

    “你说,这武后干了什么?居然能得了个不留武后评价还会再高的说辞?”

    “她再厉害还能厉害过你去?”

    吕雉忍不住怒目而视。

    刘邦毫不在意的喃喃自语。

    “她还能干出什么事?屠戮大臣?”

    “为了让他儿子能顺利掌控朝堂,不是没有可能。有长孙无忌的前车之鉴吗。”

    “或者牵连宗室?也有可能,防止藩王作乱吗。”

    “总不能是废立皇帝吧?”

    刘邦无视旁边怒火熊熊的吕雉,自顾自的盘算着。

    “如果她儿子多的话……也有可能哈。”

    “但这些也不至于……”

    忍无可忍了!

    “刘邦!”

    “莫要在这里指桑骂槐!”

    ……

    大汉·武帝时期

    霍去病疑惑不解的向刘彻问道:

    “陛下,这怎么也不能说是亡国之君吧?”

    刘彻满不在乎的摆摆手。

    “说辞吗,正反都有,不过想来还是因为对吐蕃屡战屡败让人看不过去吧。”

    “也许还有让其坐大的这个理由,嗯……按照疆域来看的确不小啊。”

    卫子夫一旁搭话道:

    “若是这样就太没道理了,西南之地不像辽东之地,向来不在中原眼中。”

    “谁也不能料到它会壮大,那个地方……活人都很难啊。”

    刘彻点点头,随即一扬袍袖,意有所指道:

    “看来西南之地也不能任其妄为啊。”

    ……

    大唐。

    众人再次整齐看向小李治。

    这小家伙看着柔柔静静的,还挺不容小觑的!

    “陛下!”

    又来!

    “有话直说吧!”

    李世民现在没心情陪魏征玩善于听劝的游戏了。

    他现在满脑子里都是在想那个武氏女究竟做了什么?

    居然能让稚奴的评价如此降低?才三分?

    哪怕是吕后也没能拉低汉高祖的评价啊!

    至于说什么亡国之君……哗众取宠的说辞。

    魏征神色如常,执着笏板平静道:

    “陛下,臣只是想说,晋王应该就藩了。”

    “砰!”

    “魏征!你放肆!”

    李世民拍案而起,殿内也一片哗然。

    “魏侍中,天子家事臣子不应置喙吧?”

    “魏大夫,此言过了。”

    “陛下,这老匹夫昨天跟俺喝高了,您不要生气啊!”

    群臣暗讽有之、劝阻有之、求情有之。

    但魏征就是直直的望着李世民一动不动。

    李世民看着伫立在那里的魏征,强压浮起的怒杀之心,冷言问道:

    “魏征,你可知蜀王今年年岁几何?”

    魏征淡然道:

    “蜀王,年十。”

    李世民又咬牙沉声道:

    “那你又可知,晋王今年几岁?!”

    魏征沉默一瞬,缓声道:

    “晋王……年七。”

    “砰!”

    镇纸被摔在地上,大殿内鸦雀无声。

    “蜀王十岁!因年幼还未就藩!”

    “晋王七岁,你让他去就藩!”

    “魏征!你是在分间皇子!你当真以为朕不会杀你!”

    魏征缓缓闭目,再次睁眼目露精光,高声道:

    “陛下!臣请晋…”

    “老师!”

    突地一声,李承乾转身厉喝:

    “老师以为孤容不下九弟吗?”

    群臣低头不语。

    要是有选择,我们是真不想在这!

    魏征!你个该死的老匹夫!

    殿中央,

    魏征闻言一窒,恍惚间似又看到隐太子。

    “臣……”

    李承乾打断其言,望之真诚道:

    “老师,孤是太子。”

    魏征闻言沉默。

    太子……就因为你是太子啊……

    “也是阿耶的儿子,弟弟的长兄。”

    “做为长兄……”

    李承乾看了一眼满脸泪痕的小李治。

    “天生就是要保护弟弟妹妹的。”

    话一出口,魏征面色复杂,欲言又止。

    一些大臣也是张了张嘴。

    太子仁义,不知是好是坏啊。

    但不管怎么说,还是多亏有皇后啊。

    不然就陛下那样的能有如此仁义的太子。

    群臣暗自腹诽一阵,突觉殿内竟如此安静。

    微微一看。

    好你个老匹夫啊!

    默不作声的又退回去了?!

    呸!不要脸!

    坐在上首的李世民臭着脸,狠狠的瞪了一眼面不改色的魏征。

    又欣赏的看向李承乾,高声赞叹:

    “不亏是朕的儿子!”

    “兴大唐者,吾太子也!”

    哼!你个乡巴佬,终于也有人能治你了!

    ……

    大唐·玄宗时期

    “高宗,重光累盛,承至理,登介丘,怀百神,震六合,绍殷周之统,接虞夏之风。”

    杨玉环对镜贴花黄,闻言看向李隆基。

    “三郎,你念叨什么呢?”

    一身红色圆袍的李隆基背负双手,淡淡道:

    “这是朕封禅泰山时,写于玉碟里的祭文。”

    “高祖、太宗,受命立极。高宗升中,六合殷盛”。

    ……

    大明·永乐时期

    “孙子,你怎么看唐高宗?”

    朱棣突然问向朱瞻基。

    朱高炽也看向自己儿子。

    朱瞻基看着天幕,摸了摸下巴。

    “嗯……带领大唐走向极盛,继文武之业,六合殷盛。”

    朱棣点点头,瞥了一眼继续道:

    “没了?”

    朱瞻基闻言咧嘴一笑。

    “有,他还培养了武则天。”

    一旁的朱高炽乐了。

    朱棣则冷哼一声。

    这还评价个屁!

    肯定武则天的赞扬唐高宗。

    否定武则天的否定唐高宗。

    整个人都隐身了。

    这皇帝当的,还挺和光同尘!

    ……

    清·康熙时期

    康熙微闭双眼。

    唐高宗真正托孤的不是裴炎,而是武则天。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可能会想到太后干政,想到吕后干政的一幕在唐朝上演。

    想到武氏外戚群魔乱舞,但他已经无能为力了,一切的一切都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只能听天由命。

    身后的事,一切只能看天意。

    他已经无能为力了。

    也许他还会想着,亲生母亲终究不会坑害亲生骨肉的。

    ……

    天幕上。

    一旦清气自天上缓缓而落,随即笼盖住一脸正惊疑不定的李治。

    一道金色降下!

    『增寿二十载,丹药一丸』

    片刻后,消散而去。

    李治面无表情的收好手中那祛病延年的丹药。

    他完全没有延寿的欣喜。

    脑海里只想着三件事。

    皇后究竟干了什么?

    李显他是哪个儿子?

    弘儿出什么事了?

    ……

    大汉·景帝时期

    “呵呵呵!”

    刘启抚须傻笑。

    跟朕没两样吗!

    说的那么精彩,还什么臻于极盛。

    哼!不过如此!

    一旁的小刘彻摇头叹息,随后继续啃着烤乳猪。

    阿父幸亏有个好父亲。

    不然呐……都难长这么大!

    ……

    天幕上。

    韶华易逝,红颜老去。

    武则天端坐在属于皇帝的龙榻上。

    额上的花钿似一抹血印。

    眉眼间煞气逼人,说不出的冰冷威严。

    大殿内,文武百官匍匐在脚下,尽显肃穆。

    自少女时的向往。

    自妃子时的谨慎。

    自皇后时的骄傲。

    过往的画面一一闪过。

    最后定格在坐在龙榻上老妇。

    天幕上,璀璨耀眼的光芒乍现!

    铁画银钩的四个大字震撼人心。

    『武氏代唐』

    ……

      武周这段历史还是挺有意思的,就是不好写。

        好吧我承认我没想好写不写中宗睿宗两个倒霉货。

        再想想……

    (本章完)


  (https://www.piaotian55.com/book/3239267/11110896.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