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在线阅读 > 第190章 种田的朱家人

第190章 种田的朱家人


朱有容算得上是风风光光的下嫁了,虽说她现在只是郡主,但是就算是一般的公主也不觉得她们的身份比朱有容更加尊贵。

    皇帝的皇女多了,更何况偏心的皇帝不只是重男轻女,对于女儿也有明显的偏心。嫡女就不用说了,安庆公主和宁国公主这两位看起来才算是真正的女儿。

    至于孙女,老朱能记住名字的孙女本身就没几个。可是谁让朱有容和朱有龄是皇太孙的胞姐呢,以至于皇帝哪怕有些时候对她们有些不太满意,但是看在朱允熥的面子上也会优待。

    朱有容现在是郡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成为了公主,有些身份是不会改变的。

    回到东宫的朱允熥稍微有些不适应,朱有龄也有些不太适应。

    看着四周,朱有龄说道,“小弟,大姐过两天归宁,说不准要好点。”

    “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回来一趟还是要走。”朱允熥忍不住吐槽说道,“说起来你到底是怎么办?我先让人给你修个郡主府,你觉得怎么样?”

    朱有龄就说道,“大姐住在长兴侯府,我偏偏住在郡主府,这像什么话!好些姑姑也都是居于夫家,我就不出挑了。”

    这么说也没什么问题,因为大明的公主出嫁的时候是有选择的余地。

    一来是直接居住在公主府,这也算是朝廷的产业,一旦公主不在了,朝廷是可以收回来的。

    所以在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公主过世后,驸马或者公主的子嗣想要留在公主府但是被赶出去的例子,也曾经出现过驸马想要将公主府卖掉但是朝廷不许的例子。

    除了住在公主府,公主自然也是可以住在夫家。就比如说老朱的长女临安公主,她以前就住在韩国公府,这也是大明公主最有妇德的表率之一。

    听到朱有龄这么说,朱允熥就说道,“那随你,反正公主府也是给你准备着,要是在张家住的不舒心,那就搬去公主府。”

    朱有龄就笑着打趣,“我现在只是郡主可不是公主,你急着做大事可别连累我。”

    “等你出嫁了,我就搬去乾清宫。”朱允熥忍不住吐槽说道,“祖父怕是真的急了,我真要是搬去了乾清宫,估计是很难再搬回来了。”

    朱有龄眼前一亮,颇为激动的问道,“皇祖父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想着要传位了?”

    “他肯定是动了这心思,早就用子嗣的事情吊着我了。”朱允熥更忍不住吐槽说道,“总说只要我和妙锦有了子嗣,他就帮着我们带孩子。”

    朱有龄就连忙说道,“本就该如此,你要忙着朝堂大事,妙锦又没有育过子嗣。真要是皇祖父不帮忙,那你们可有的手忙脚乱了。”

    这话完全就是立场问题了,说的就好像老朱有着丰富的带娃经验一般。老朱子女加起来近五十人,可是真的要说他亲自抚育的几乎是没有。

    更何况这是在皇宫呢,朱允熥要是有了子嗣,自然也就会有各种宫女、嬷嬷帮忙抚育,带娃的一些事情根本就不用操心。

    话虽然是这么说,可是有些事情也算得上是所有人都心里有数的。

    朱允熥大权在握,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他现在手里的权力,和皇帝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甚至不夸张的来说,因为有着老朱的保驾护航,朱允熥手里的权柄更大,对于朝堂的把控能力也要超过历史上的大多数皇帝。

    毕竟很多的皇帝手里没有实权,而朱允熥没有这个顾虑。即使有人觉得这是狐假虎威,不过手里的权力是真的,这就足以让人感觉到开心和满意了。

    朱允熥的成长速度和心性让老朱欢喜,不少文武官员也都觉得这位皇储如果现在就接手皇权,应该是不会出现什么变故,他能稳定住朝局。

    这也是老朱现在总是放手的原因,他选择的这个皇储能力没问题,这也超出了老朱一开始的预期。

    别看朱允熥总是当着老朱的面说不急着接手皇位,可是老朱哪里看不出来一些事情呢。

    哪怕现在大权在握,可是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上老朱时常也会唱反调,朱允熥有些时候也是有些束手束脚。

    老朱就算是退位了,实际上也可以影响朝政。那就给他找点事情做,教育、抚养重孙,这就是老朱的条件,想要让他放手就只能拿重孙来换。

    朱允熥都给钓成翘嘴了,他没有想到自己为了皇位不只是要靠祖父,靠父母,甚至连还没有出生的儿子都成了谈判的筹码了。

    大姐出嫁了,二姐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包括三姐朱有薇也都是要按部就班的如期成婚。

    至于朱允炆的婚事更加没有什么好说的,光禄少卿马全之女马氏已经被送到了杭州,成为了武林郡王妃。

    朱樉欢天喜地的回来了,见到朱允熥就说道,“侄子,这一趟可是要谢谢你了。”

    朱允熥就笑着调侃说道,“那二叔可要在京城多住几天,现在是赶上了农忙时节,要是在老家的话,二叔这就要下地了。”

    朱樉连连点头,颇为感慨的说道,“父皇是来真的,真的给了三亩田让我来钟。这叫个什么事啊,我这手能提刀提枪,就是提不了锄头镰刀。”

    “二叔,这话要是让祖父听到了,就不只是三亩地了。”朱允熥笑着调侃,“现在京中上下都等着看秦王的收成呢,皇帝和太孙在种田,秦王也是!”

    朱樉更加想要吐槽了,“其他的事情暂且不说,外头都要开始说咱们老朱家又成了佃户,都在忙着种田。”

    这话也没什么问题,因为现在的老朱家算得上上下一条心,都是在忙着农耕的一系列事情。

    楚王朱桢、湘王朱柏等人就不用说了,最近这两三年都是在忙着开垦田地,那也是在执行朱允熥的‘湖广熟、天下足’的战略。

    周王朱橚就不用说了,除了编纂医书之外,这位植物学家也负责要监督河南等地的开垦田地的计划。

    晋王朱棡在忙着在西北等地筑城、划分草场,一些刚刚就藩的藩王也都要‘自食其力’,起码他们的封地要多产出点粮食才行,要不然王府粮食都不够。

    毕竟大明朝藩王的供用,基本上是就近拨付,要是封地贫瘠的话,藩王也跟着难受。

    蜀王朱椿是大明贤王,坐镇成都的他不只是在忙着宣扬教化,也是在大力的发展、鼓励农耕。

    不夸张的来说,大明朝的宗室们基本上都承担着一定的鼓励农耕的任务,也都是在努力的去执行好这些事情。

    朱允熥看着朱樉,开玩笑说道,“咱们老朱家本来就是佃户出身,现在种田也不碍事。”

    “不碍事不假,就是有些失体面。”朱樉忍不住抱怨说道,“祖父研究出来的那些粪肥是好法子,现在都是王府这边先制肥。”

    朱允熥看着朱樉,认真问道,“二叔,我可是你亲侄子。这粪肥到底是谁制出来的,你心里没数?”

    “天塌下来也是你祖父制出来的粪肥,和你有什么干系?”朱樉振振有词,义正词严的说道,“要不是父皇旨意,各地藩王府都带头制粪肥?”

    朱允熥瞬间无话可说了,因为朱樉这么说好像也是有些道理的。

    厩肥、沤肥虽然不算是特别完美,可是已经看出来了一定的效果。老朱这样的急性子可不能等到法子完美无缺了再推行,有了一定的效果就开始推行。

    毕竟农作物生长需要时间,今年这一批粪肥能够增加一些产量,那就是赚到了。研制出来了新法子,到时候再推行就是,粮食到了谷仓难道还能跑了不成?

    更何况推行一些新法子也需要时间,百姓看到了一些成效、宣扬开来了,才能更加的普及。

    所以各地藩王或者勋贵带头,不只是因为他们家大业大经得起折腾,更是因为上行下效。

    朱允熥摇了摇头,说道,“二叔,那粪肥真的是我找出来的法子!其他人暂且不说,咱们自家人得知道这个事情。”

    朱樉很光棍的说道,“这事你去找你皇祖父说去,他要是说是你研制出来的法子,那就是你研制的。反正现如今听着的都是你皇祖父研制的法子,其他人说什么都没用。”

    被摘了胜利果实的朱允熥叹了口气,“等着吧,过段时间说不定还有其他法子也是皇帝研制的,太孙辛辛苦苦忙了一场,什么都没捞着。”

    “皇位都给你了,还有什么好争的!”朱樉就酸溜溜的说道,“我要是你,做了点好事就往皇帝身上推,哪像你还和皇帝争功!”

    朱樉心里更加酸溜溜的事情就是太孙这么直白的争功,皇帝居然一点不生气,反而是一副得意扬扬的样子。

    朱樉也明智的决定有些事情他不参与,因为他就是个‘外人’,多做多错。

    所以最好的办法也就是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在老家种田反省,以及成为太孙大婚的主婚人,这就足够了。

    其他的事情,那就和他没关系了!(本章完)


  (https://www.piaotian55.com/book/3276784/11110973.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