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动乱


四月初八是一年一度的浴佛节。

  往年太后喜好礼佛,每年都要亲自出宫去广济寺吃斋听禅讲。然今年初太后离京,浴佛节热闹不减反倒比往年更甚。

  酉时,庄绾看完账从铺子里出来,瞧见满大街的僧人,吓得一跳。

  “今年怎么了?为何这么多僧人?”

  跟着她一起出门的秋檀解释道:“听说今年广济寺来了位高僧开坛讲经,所以全国各地的僧人都往这涌呢,京城的寺庙和客栈都住满了,好些还住在官府临时供给的棚子里。”

  “高僧讲经?何时的事?”

  “奴婢也是昨日才听说的,也就是最近的事,高僧是前几天上京的。”

  一听,庄绾觉得奇怪,前几天来的高僧,缘何短短几日就天下皆知?

  不过她此刻没工夫探究这事,转头看向秋檀:“你也别老往我这凑了,你现在已经不是我的婢女,过些日就是吕夫人了,别再自称奴婢。”

  秋檀脸颊微红,努嘴不乐意:“奴婢从小侍奉小姐,一辈子都不想与小姐分开。”

  “我也没说跟你分开。”庄绾笑:“我只是想让你清楚,往后你有自己的生活,跟吕侍卫成亲后也会有自己的家庭。不要全然以我为重,秋檀是独立的秋檀,是庄绾的朋友和好伙伴。”

  “不不不,奴婢哪里能跟小姐做朋友?”秋檀赶忙摆手。

  “哦说错了,不是朋友,是姐妹。”庄绾改口,认真道:“你也说了,从小就跟在我身边。你便是我的亲人,往后我当你姐姐吧。”

  “奴婢也不敢呢。”秋檀小声说。

  唉!慢慢来吧!

  庄绾叹气,不再纠结这个问题,问她:“你们婚事筹备得如何?”

  年初时,吕侍卫正式向秋檀提亲,两人情意相通且芳华尚好,便由庄绾做主,给两人办了定亲礼,成亲日期看在六月。眼下是四月,满打满算也只有两个月的工夫了。所幸吕侍卫这些年存了不少私房钱,全部交给秋檀时居然有数百两居多。

  不消说,有这些积蓄可以令他们在京城买一座小宅子。宅子庄绾也去看过,两进的小院,面积虽不大但前后院、正堂、厢房皆有,够两人住了。

  平时吕侍卫忙,一应事皆是秋檀操持布置。若换作以前秋檀哪会做这些?可这一年来的锻炼让她成长了不少,做事果决利索,很有当家的气势。

  听庄绾这么问,秋檀正色道:“筹备得差不多了,奴......我过来看望小姐,明日得去芙蓉布庄量身做衣裳。”

  “这样好,若是有忙不过来的你告诉我,我支两个人过去帮你。”

  “怎么会?又不是办什么大席面,我跟吕淮都没什么亲人,到时候摆上几桌席面热闹热闹便算礼成了。”

  庄绾笑,目送她上马车离去,自己打算回裴府。

  街上仍有许多僧人,马车行驶不便,走走停停了许久总算在天黑前赶到了府邸。

  只不过,今天府上似乎不同往日,一进门庄绾就感受到了气氛紧张。

  原因无他,府里居然突然多出许多护卫,个个腰挎长刀,形容戒备。

  庄绾悄悄问立夏:“今天怎么了?为何有这么多侍卫?”

  立夏紧闭着唇,一副“我不知道”的模样把脑袋摇成拨浪鼓。

  一瞧她这情况,庄绾就知道她撒谎。立夏这姑娘单纯,最不擅长就是撒谎。

  她故作沉脸:“你又骗我,既然不把我当自己人,那你以后别跟在我身边了。”

  “不是的不是的。”立夏赶忙解释:“是大人不让我说。”

  “到底什么事?”

  “其实我也不知道具体什么事,但今晚估计有大事发生,府里备人也是为护姑娘安危。”

  庄绾心头一跳:“我会有危险?”

  “不知道,”立夏说:“大人要确保万无一失,总之,晚膳后姑娘就别出门了。”

  庄绾点头,须臾又问:“你们大人呢?在何处?”

  裴荇居在何处立夏也不清楚,府上也无人知晓。确切地说,裴荇居这阵子非常忙,就连庄绾自己也两日没见到他了。

  打听不到裴荇居的情况,她只好听话地待在府邸。用过晚膳后坐在屋内继续看账,只不过看了一会心不在焉。这般熬了会,直至戌时末才阖眼睡去。

  却不料刚睡迷糊,就听得外头喧闹,她猛地惊醒。

  .

  戌时一过,全城宵禁,空旷漆黑的街道上如石流般涌进军队。他们持着火把,犹如一伙盗匪,马蹄震天奔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听得动静百姓们纷纷紧闭大门,吹灭油灯。街角缩着几个乞丐,因躲闪不及,两人被乱马踏死在足下。所行同伴无一人敢上前阻止,生怕那些人凶神恶煞一刀砍掉脑袋。

  明玥宫里灯火通明,梁意欣清醒地坐在殿内,隔着数道宫门都还能听见外头叛军的声音。

  素娥陪在她身旁,比起梁意欣的镇定来,她很是紧张,手里握着的帕子都快浸透汗水。

  突然一人不小心掉落东西,发出突兀的闷响,吓得她脸色发白。

  转头看去,是个宫女不小心把镇尺掉在了地上。她顿时斥责道:“毛手毛脚的小蹄子,吵着皇后娘娘清休,你不要命了?”

  “好了,”梁意欣打住她,对那小宫女道:“不必伺候,出去吧。”

  “是。”宫女忐忑地匍匐退出大殿。

  梁意欣瞥向素娥:“我都不急,你急什么?”

  “奴婢哪是急?”素娥声音颤抖:“奴婢是怕。”

  “怕什么?”

  “外头到处是赤风营的人,他们说.......说国公爷造反了。”

  说完,她终是忍不住,情绪崩溃。

  造反可是死罪,不仅诛九族,连府邸下人都得砍头。素娥这些年跟着梁意欣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虽是婢女,可她这般地位放在普通人家也跟小姐没什么差别,哪里经过这种事?

  想到这么年轻就要死,她悲从中来,忍不住低低哭泣。

  梁意欣听她哭得烦,起身打算走走,这时,外头传来打斗的声音。

  主仆俩双双一惊,朝殿外看去。

  不过片刻,殿外的护卫就被杀了干净,血腥味随着夜风飘进来,钻进梁意欣的鼻中,像池塘边发臭腐烂的蛇鼠尸体。

  她胃里一阵翻腾,扶着桌呕吐。

  素娥再顾不得其他,忙上前顺背,转头对冲进来的人怒喝:“你们是哪里的护卫?好大的胆子,这可是皇后的宫殿。”

  来人身披盔甲,身上还沾了血。他后退一步恭敬地跪下:“末将乃赤风营左营中郎将曹臻,奉国公之命带皇后娘娘速速离宫。”

  梁意欣一惊:“赤风营?你们已经闯进皇宫了?”

  曹臻顿了下,老实道:“并未,赤风军此刻正集结在午门,末将只是趁夜悄悄进来的。”

  “悄悄进来,”梁意欣冷笑:“宫里有禁军,你们如何悄悄进来?难不成你们还有内应?”

  曹臻脸色闪过一丝慌乱,立即低头:“末将不清楚,末将只是奉国公的命令行事,还请皇后娘娘莫为难末将。”

  梁意欣缓了会,站直身子:“我父亲在何处?”

  “娘娘?”素娥惊讶:“您真要跟他们逃?”

  “你也说了,”梁意欣对她道:“我父亲造反,这是死罪。我不逃,难道还等着皇上杀我吗?”

  曹臻一听,大喜。来之前信国公还说若梁意欣反抗,就打晕带走。可他哪里敢打晕一国皇后?眼下听得梁意欣这般想得通透,只觉得国公的担忧多余。

  “走吧。”梁意欣对曹臻道:“还请曹将军带路,务必让我安全与父亲相聚。”

  “是。”

  .

  在曹臻的掩护下,梁意欣坐上马车,透过微微敞开的车帘,她望着宫廷里漆黑凌乱的夜色,心里也七上八下。

  也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在一座别院里停下来。

  “皇后娘娘,到了。”曹臻说。

  “素娥,扶我下去。”梁意欣开口。

  “是。”

  待主仆俩下马车,梁意欣打量四下见此地陌生,问:“这是何处?”

  “这是国公为娘娘准备的地方,娘娘放心,这里安全。”

  梁意欣沉脸:“我要见父亲,快带我去!”

  “这......”曹臻迟疑:“国公有令让末将护娘娘周全,并没说接娘娘去见国公。”

  梁意欣冷笑:“本宫要见自己的父亲,还见不得了?”

  “再说了,”她厉声道:“你说护我周全我凭什么信你?这世上我只信父亲,快带我去见他。”

  见曹臻仍旧迟疑,她抓紧道:“曹将军若是拿不定主意,大可派人去问国公。就说本宫在这害怕,腹中难受,想见他。”

  迟疑了会,曹臻招来个人吩咐:“速去见国公,把娘娘的话带过去。”

  “是。”那人不敢耽搁,赶忙去了。

  梁意欣的这番话果真起了作用,没多久,又来一伙人,这回还带来了更宽敞舒适的马车。

  上马车后,梁意欣总算清楚信国公打的什么主意。想护她是假,护她肚子里的孩子才是真,一听她说腹中难受便立即派人来了。

  想到此,她的心一寸寸发凉。

  很快,梁意欣在一间大堂里见到了信国公。

  他换了身简单的道袍,安静地坐在上首,堂内的烛火将他的脸照得明亮而沉重。

  “父亲。”梁意欣进门。

  “你要见我?”信国公淡淡地开口,视线不着痕迹扫过她腹部。

  梁意欣道:“父亲,我总算见到你了,今晚怎么回事?我还以为你要把我抛下。”

  信国公眼底的神色变了变,些许探究地看向这个女儿。从小她性子就比较安静冷淡,对他这个父亲也不甚热情,这还是他头一回感受到被她如此依赖。

  不过想来也正常,今晚的情况换做任何人都会紧张。

  “你怕我把你丢下?”他问。

  “当然,”梁意欣面色发愁:“我一直等在明玥宫等待,我以为禁军会把我抓去冷宫。所幸曹将军来了,总算把我带出来。”

  “父亲,这么大的事您怎么不提前跟我说?我真是害怕极了。”她道。

  她站在堂中央,脸上的神情着急又后怕。

  信国公审视了会,问:“你怕什么?”

  “怕什么?这可是抄家砍头的大罪啊,若是父亲未能成功,我岂不是......”梁意欣抚摸肚子:“我和腹中的孩子岂能落得好下场?”

  “你真这么想的?”

  “父亲为何这么问?”梁意欣不解:“难道我不是梁家人吗?这种时候,我母子性命与父亲您系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闻言,信国公眼里的审视淡去,暗暗松了口气。

  他声音温和了些:“并非我不提前告诉你,只是这事你知道得越少越好。你是个藏不住事的,若是让你晓得兴许坏了计划。”

  “也是。”梁意欣点头,在一旁坐下来:“父亲,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可有把握?”

  “你希望父亲成吗?”

  “当然,事已至此,我希望父亲必成。”

  “好。”信国公道:“不愧是我梁家的女儿,待事成了,你便可继承你姑母的位置。”

  梁意欣扣着袖中的手指,想表露高兴,却觉得脸上的笑僵硬难展开。

  她只能端起茶盏掩饰地饮了口。又问:“父亲有几成把握?听说赤风军集中在午门,但午门有许多禁军,若是冲不进去,岂不是功亏一篑了?”

  “你放心就是,宫里的事我早就安排好了。”

  梁意欣心下一惊,不动声色问:“真的?怎么安排的?”

  信国公看过来。

  梁意欣紧张:“父亲不必瞒我,今日之事令我担忧得肚子发疼。若无万全把握,我难以安心。”

  闻言,信国又扫了眼她的腹部,说:“告诉你也无妨,我早就跟禁军左营副统领杨智打过招呼,只待时机一到,便可开城门入内。”

  一听,梁意欣长长舒了口气:“这就好,这就好。”

  “父亲,”她起身:“女儿先回去歇息,今日提心吊胆实在精力难济,女儿等父亲的好消息。”

  她在素娥的扶持下福身行了一礼,转身缓缓走出门。

  然而才出大门,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

  “好你个贱婢!”她大声训斥:“走路都不当心,你想害死我腹中孩子?”

  素娥赶忙跪下:“小姐,奴婢并非故意的,奴婢适才没仔细看路。”

  “哎呦......”梁意欣捂着肚子:“我有些疼。”

  信国公赶忙走出来:“怎么了?”

  “父亲,”梁意欣指着跪在地上的素娥:“我肚子有些难受,劳烦父亲给我请位大夫来。”

  说完,她又转头吩咐道:“来人,把这个贱婢先关起来,回头再好生教训!”

  .

  皇宫。

  勤政殿里,李瑾煜坐在龙椅上左手与右手对弈。

  午门外喊声震天,激烈的打斗声几乎刺破苍穹,但李瑾煜年轻的面庞上是一副处变不惊的沉着冷静。

  手指轻抬,白玉棋子落在棋盘上,仿佛布的不是棋,而是江山朝局。

  须臾,他捡起一颗棋子,开口问:“皇后到哪了?”

  “启禀皇上,”内侍总管进来:“皇后娘娘已经出宫了,这会儿应当......应当见着了信国公。”

  李瑾煜不说话。

  总管抬眼悄悄打量他面色,见他眉头凝着,想来是在担心皇后。

  忖了忖,他小声道:“听明玥宫的人来说,娘娘出宫前饮了安胎药,应该不会有事。”

  话落,只见李瑾煜凝着的眉头慢慢松了些。

  过了会,他又问:“午门现在如何?”

  “回皇上,午门现在......现在老奴不敢说。”

  “朕允你说。”李瑾煜抬眼。

  “是。”总管磕头:“陈统领率禁军三万坚守,可赤风军人多,恐怕.....恐怕要守不住了。”

  说完,他脸上露出悲哀之色。

  突然,外头传来一阵猛烈的厮杀声,还有炮火的响声。他吓得眼皮一跳,察觉失态,又赶忙去看皇上。

  只见李瑾煜阖眼,面色平静,可搭在龙椅上的手中指反复摁在拇指根,然后用力划开。

  没多久,有人在殿外禀报:“皇上,萧统领捉到个可疑的宫女,那宫女自称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人,叫素娥。”

  一听,李瑾煜倏地睁开眼睛:“带进来。”

  .

  此时,皇宫东四间卫所,一人在院内焦急徘徊。

  没片刻,他停下问:“午门情况如何了?”

  “大人,您才问过啊。”一名侍卫道。

  “混账!”他一脚将人踹入花坛,怒不可遏又继续徘徊。

  这人,正是禁军统领左营副统领杨智。

  听着不远处此起彼伏的厮杀声,他心头越发地着急。

  另一名副手持着火把等在一旁,见他走来走去犹豫多时,上前催促:“杨统领,午门那边已经不成气候,正是时机。”

  “谁不成气候?”

  “当然是陈统领啊。”

  陈统领乃禁军右营统领,率三万禁军于午门阻挡叛军。然而,整座皇城三道城门,难攻的不是第一道,而是第二道太和门,他清楚剩余的精锐就潜伏在那里。

  信国公也正是料到如此,才找上他,只要他从内部打乱防守并开启城门,那么赤风军便如入无人之境。

  只是.......

  如此一来,他杨智便也成了叛国贼,成了乱党的帮凶。成了固然好,若是败了,杨家一族皆要受他牵连。

  见他还在犹豫,副手催促:“杨统领还在迟疑什么?咱们再不过去,可就错过时机了。”

  “不,”杨智抬手:“让我再想想......再想想......”

  “杨统领,”副手道:“不是我逼你,我的命系在你手上,而你的命系在国公手上。”

  他说:“你也清楚,段鸿远已经被抓了,事后查下来,你我都难逃一死。但今日咱们要是赌对了,往后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杨统领不是一直想坐段鸿远的位置吗?眼下就是个机会,你还犹豫什么?”

  “这........”杨智停下,眼睛死死盯着午门的方向,心如擂鼓。

  “你说得对!”很快,他考虑好:“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靠命搏,成败皆看今晚!”

  副手听后松了口气,正要开口提议,突然有一伙人冲进来。

  他们动作之迅速犹如一阵疾风,两人皆感受到了疾风的凌厉。

  转头瞧去,双双脸色大变。

  “裴......裴荇居!”

  .

  午门前,火光冲天,喊杀阵阵。城头上黑压压的箭矢如雨般落下来,赤风军全副武装,杀气腾腾冲锋不绝。

  在一众盾甲掩护下,一人银冠盔甲、手持长剑立于中央。

  正是承恩侯。

  “大人,快到时辰了,里头怎么还没动静?”

  问话的是赤风营的副将,他率领前锋闯宫门,可半个时辰过去,午门内禁军渐渐势弱却没见开城门的动静。

  承恩侯爷拿不准,他来时信国公交代好之时二刻冲入皇宫,宫里会有他安排的人接应。可安排的到底是何人信国公没说,只让他带前锋在此。待宫门打开,自有赤风营其余兵马接应。

  他辛辛苦苦战了半个时辰,午门仍旧久攻不下,令他心里没底。

  “接应的人到底是谁?”副将问。

  承恩侯渐渐慌起来,额头大滴大滴汗落下:“你问我我问谁?国公令我等在此攻门,自有他的决......”

  话未说完,一支箭矢穿过夜空从他耳边飞过,那破空的声音震荡耳膜,令他倏然乱了方寸。

  他抬头仰望向高高的城墙,禁军已然也露出疲色,此时正是动手的绝佳时机,却迟迟无动静。

  就在他思量着先退回去时,此刻城门突然打开,有人呼喊起来:“破城门了!冲啊!”

  承恩侯心头振奋,对副将道:“城门破了,快!”

  都是上过战场上的人,自知占领先机的重要,两人未及思索立即带人闯进宫门。

  然而,就在赤风军入了宫后,身后的大门突然关上。

  副将率先察觉不对劲,想往后退但已经来不及了,厚重的城门关上,堵截了他们的退路。而冲进来的赤风军被堵在狭窄的甬道里,根本施展不开。

  “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承恩侯彻底乱了方寸了,骑在马上仰头四望。

  下一刻,甬道两侧高墙上站满了手持弓箭的禁军。他们个个肃然戒备,全然无适才颓败的模样。

  这时,承恩侯才明白过来,他们中计了!

  “蒋侯爷!别来无恙!”

  一个声音穿破夜空掷地有声传来,令承恩侯大惊。

  他寻着声音望过去,只见密密麻麻的禁军呈现波浪退开,露出个熟悉的身影。

  裴荇居一身银色盔甲立在那,身后炽炽火光映得他身形高大凛然。头盔下一张冷厉狂悖的脸,长眉微压,星眸若剑。

  恍惚间,承恩侯只觉得这一幕很熟悉,不,这个人很是熟悉。

  “裴荇居?”他问。

  裴荇居缓缓扬唇:“蒋侯爷该不会是吓傻了?连本官也认不出?”

  他淡漠地扫了眼下头的赤风军,一张张慌乱的脸映在火光里。

  “赤风军听好了!”他沉声大喝:“皇上有旨,今日放下兵器投降者可既往不咎,若执迷不悟......”

  他从身后取过长弓,缓缓拉开对准承恩侯。

  承恩侯愣怔的片刻,只听一声弦响,箭头寒光一闪朝他射来。

  他惊恐地扬剑一挥,箭矢在半空断成两截。可下一刻,他胸口一阵闷痛,隐隐听见骨骼破裂之声,箭矢力道之大逼得他不禁后仰。

  承恩侯努力扶着马鞍,缓缓低头不可思议地看向自己的胸口。

  那里,稳稳地插着另一支箭。

  他瞳孔猛地睁大:“连影箭,是连影箭,你是?”

  他再次不可思议地看向裴荇居,脑海里瞬间想起十六年前在昌国的战场上,那人骑在马上长弓高扬,以惊人的臂力射出连影箭。一支在前一支在后,一支如同另一支的影子,箭法高明,直取敌人首级。

  他居然是裴璋的儿子。

  可惜这话承恩侯说不出来了,很快,整个人如风筝般坠下马。


  (https://www.piaotian55.com/book/3316630/11110945.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