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大宋小商圣 > 第203章 青春的记忆

第203章 青春的记忆


陈铭听到“克里斯蒂亚诺”这个名字心头一震,忙追问:“你完整的弗朗机名字是?”

  “小弟在弗朗机的名字全称为克里斯蒂亚诺·阿韦罗·罗吉纳尔多,不知有何不妥之处?”

  罗德察觉到陈铭脸色变化,惶恐不安地反问。

  “啊,不不,贤弟误会了,只是你们弗朗机人的姓名相似度颇高,让我想起了一位幼年的故友……”

  陈铭赶忙安慰罗德,并在其脸上闪烁着一丝怀旧的泪光。

  罗德见陈铭神情认真,方知他并未戏言,这才安心归座。

  望着眼前的这位“克里斯蒂亚诺”,陈铭心中的波澜仍未能平息。

  固然,眼前之人与他记忆中的那个人并不是同一人,就如同弗朗机人中名为“罗纳尔多”的人数虽不多,但也并非罕见。若非罗德操持一口纯正的金陵官话,陈铭险些脱口而出称其为“偶像”。

  此时陈铭望见他,不禁忆起了那个来自后世、以非凡身手震撼世间的绝世高手。

  那不仅仅是一个名字,

  那是陈铭的青春回忆!

  陈铭强摄心神,开口问道:“贤弟如今因莫名的冤案而处境尴尬,倘若你不介意,可愿暂居我山庄,待事情水落石出?”

  罗德忙起身答道:“恩公对我有救命之恩,小弟怎会有不愿之理,只怕会玷污恩公的清雅之地……”

  "不必如此拘礼,既然道友不介意,此事就此敲定,明日本座自会遣人引你归于吾门下,也将你的妻儿接来,共同修炼,互相照拂。"  陈铭急忙对着罗德摆手示意。

  看着眼前的罗德,陈铭总觉得有些不合修炼者的身份,总是让他想起世俗间的偶像之流。

  念及此处,陈铭心下一动,开口道:“虽说我等修士不惧凡尘纷扰,但古人有云,避祸就简,阁下乃西洋修行者,原非罗姓,何不妨换个修真界常见的名字?”

  “弟子遵命,一切由前辈裁夺!”

  罗德闻听此言,立刻应声答应,并暗自思量,其实他也早有意更换姓名,只是对汉文化的深奥尚未精通,不敢轻易更易,如今有幸得到恩师赐名,自当欣喜接受。

  陈铭略作思索后言道:“那就唤你为郗珞,字雅诺,今后你便是雅诺道兄,或者郗长老,这般称呼起来,既能显亲厚之情,又能避免混淆俗世之嫌。”

  说着,陈铭随手拿起桌上的纸墨,挥毫泼墨,写下郗珞的新姓名与字号。

  “弟子多谢恩师赐名,自此我一家皆改随郗姓,小儿罗欣便更名为郗承恩,以此铭记前辈的大恩大德。”

  郗珞躬身深深行礼,感激涕零地道。

  起名之事暂且按下不提,话题转回正轨,陈铭取出一艘帆船模型询问郗珞:“郗长老可识得此宝物?”

  郗珞赶忙答道:“此物确乃弟子亲手之作,前辈又是从何处所得?”

  陈铭微微点头,遂将购得模型的经过简要叙述给郗珞知晓。

  听完,陈铭见郗珞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便继续发问:“除了制作模型之外,长老是否亲自实践过造船之术?”

  郗珞立刻激动地回应:“弟子所学源自家父真传,也曾亲手打造船只,若材料充足,人力充沛,建造千石级的福船自不在话下!”

  陈铭闻此,心头不禁一悦,继而又问:“那这艘模型所示的盖伦船呢?”

  面对陈铭的问题,郗珞面上掠过一丝羞愧之色,回答道:“启禀前辈,弟子幼年曾在西洋濠镜之地目睹此类船只,并得见其图谱,因而才能制成此模型,对其结构自是熟稔于心……然而自抵金陵以来,却未曾有机会亲手打造此类船只。”

  “既已做过模型,熟知其构造,那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西方有一句修炼界的谚语,罗马并非一日建成,此事宜缓不宜急,如今已然不错了。”

  陈铭闻之淡然一笑,宽慰神色略有尴尬的郗珞。

  这几日的努力虽几经波折,陈铭对此已是十分满意。

  随后又与众位弟子闲聊一番,安慰郗珞几句后,众人各自打坐入定修养。

  次日清晨,赵德柱匆忙赶到,手中还握着一方布包。

  布包打开,除了一根绣着“薇”字的衣带,竟然还有些破损的女子衣裙!

  “走,带上这些物件,速往报社寻那吴公子。”

  陈铭瞥见此物,内心不由得一惊,霍然站起,对赵德柱如是说道。

  当下,陈铭便嘱咐弟子王七斤尽快驾驭灵兽车驾准备出发。

  两位修士匆忙赶到炼灵谷报社后院。

  "陈道友因何驾临此地?贫道未曾做好接引之礼。"

  正沉浸在符篆创作中的吴昌时,面带歉意地对陈铭二人开口道。

  "吴师兄,咱们也算是同道中人,我就不再多礼,你瞧这些物件,你可认得?"

  陈铭甫一踏入屋内便直截了当,直言其事。

  说话的同时,赵德柱已将包裹解开,物品摊在了桌案之上。

  吴昌时先前还暗自揣测,铭道友如此焦急匆忙莫非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

  然而当他凝眸细察,脸色瞬间煞白,身形僵立原地。

  良久之后。

  "此等法宝遗物,究竟从何处所得?"

  吴昌时转向陈铭询问道。

  "我等前往严氏仙庄查探秘案,偶然间发现了它们。"

  "严峻!定是他无疑!"

  吴昌时眼中泛起红光,咬牙切齿地低吼道。

  "吴师兄暂且息怒,此事还需深入核查清楚,更何况那应天府府丞严某并非易与之辈…而姚太守与吴师兄皆出身嘉兴之地。"

  陈铭意味深长地低声对吴昌时说道。

  吴昌时注视着陈铭,沉思片刻后回应:"陈道友顾虑之处贫道心领神会,你是担忧这其中尚有更多未知险境,届时若未能除恶务尽反受其害罢?"

  陈铭字句斟酌地回道:"确有一部分此意,逝者已矣,师兄乃修行之人,万不可为了俗世纠葛而耽误大道修为。"

  "在下乃监察使,追捕妖邪、捉拿凶犯乃是职责所在,此事交给在下处理,陈道友对我兄弟二人,岂能有何疑虑?"

  吴昌时一听此言,便明白陈铭之意。

  望着陈铭镇定自若的神情和坚定的目光,吴昌时深深地向他躬身一礼,一切尽在不言中。

  离开炼灵谷,赵德柱与陈铭分道扬镳,各司其职。

  百户府内事务繁重,且赵德柱深知陈铭对此宗命案极其关注,遂毫不犹豫地调度弟子们四下寻找线索。

  陈铭则令王七斤驾驭法舟,穿梭于各地店铺、坊市、炼器炉…凡是有疑点之处一一仔细搜查。

  直至夜幕降临,灯火通明之时,陈铭才返回了自己的修炼居所——青云坊。

  刚刚迈入自家小院的门户,王有贵便呈上一封火漆密封的信函。


  (https://www.piaotian55.com/book/3354893/11110959.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