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八零军嫂,雪域高原种菜忙 > 第474章 战斗打响

第474章 战斗打响


第474章  战斗打响  

第474章  战斗打响

“我说,兄弟,咱哥几个又凑一堆儿了哈!”郭营长高兴的拍了拍刘明光肩头。

三六一师到了指定防线,就被打散,一零一团由三六一师指挥,三四九师二一四团、三七五师四四一团被抽调到轮战的中部军区防线,暂由中部军区指挥。

而三六一师防线内的另外两个团暂归谭师长指挥。

一零一团接手的阵地位置有些特殊,是一个处于群山环绕的盆地,地理位置不佳,跟敌人的阵地距离又近,非常危险。

战士们都是第一次上战场,一直生长于和平年代,热血沸腾之后,是茫然和恐惧。

“连长,你怕不?”孙大龙挠着手上的蚊虫疙瘩,小声问。

连长曾光看他一眼,狠狠叭了一口烟,道:“怕个球,人死鸟朝天,活着万万年!咋地,你怕了?”

“不怕!就是心里没底,这都到前线了,敌人在哪儿都不知道,枪都不知道朝哪儿开!”孙大龙嘿嘿笑。

确实,战斗没打响之前,大家的心都悬着。

一旦战斗打响,只要知道枪响在哪里,心里就有了底,至少知道敌人在哪个方向。

“慌啥!又不是你一个人在战斗!”曾光瞪一眼孙大龙。

这小子平时挺机灵的,这上战场了还是差点儿火候,稳不住。

别说孙大龙,就是曾光这个连长心里也没底。

和平年代的兵,都没上过战场,到底怎么打,都很茫然。

为鼓舞士气,高政委和林团长亲自到战斗最前线为士兵送行,这里敌人的炮火能打到。

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们看到团长和政委不惧危险站在那里,个个激动得不行,纷纷拍着胸脯保证,绝对打得敌人找不着北。

初次上战场的紧张恐惧不见了踪影,只有豪情万丈的战意和一往无前的信心。

接手后林团长亲自带着人摸清周边地形,安排暗哨。

料想我方驻守部队轮换瞒不过敌方,我方刚刚接防,立足未稳之时正是敌方偷袭的最好时机,防偷袭是重中之重。

几天之后的一个凌晨,暗哨孙大龙发现一伙形迹可疑的士兵向我方阵地靠拢。

孙大龙立刻进入戒备状态,死死盯着那伙人,敌我未明,不敢乱开枪。

待走近,赫然是全副武装的敌军!

乖乖个咙咚!好家伙,送上门的功劳!白捡的便宜!孙大龙只觉得浑身血液在沸腾。

凝神屏气,举枪瞄准里面那个领头的,“砰!”一声枪响,划破凌晨的夜空。

领头的敌军应声倒地,敌军愣住,随即转身撒丫子逃进密林,偷袭以失败告终。

有了这一次经历,大家的心态稳了,心里有底了,士气大振。

不过坚守阵地坐等敌人来攻不是长久之计,防久必失。

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一零一团就必须主动出击,杀敌于阵地之外。

这里四面环山,是高山丘陵地带,里面有大量的喀斯特地貌,中间是洞套洞的洞穴,敌人在里面筑了大量工事,易守难攻,还能随时观察我军动向。

必须将这些洞穴端掉!

大部队的行动容易观察到,但如果只是小股人马行动,有丛林的掩护,敌人也很难察觉。

于是一零一团派出战斗力最强悍的三连,悄悄上山摧毁这些洞穴。

这帮兵蛋子也很顽皮,炸毁了绝大多数防御工事,不能炸毁的,就将山洞封死,让敌人在里面出不来。

解决了我军最大威胁,敌军再也不能轻易获取我军动向。

师部指挥所旁边,隐藏着一个低矮的简易建筑,是电话兵们日夜不停挖出来的通信站,里面电话线像蜘蛛网一样密布。

姜妍、春妮以及几个电话排的女兵在忙碌着,身上的衣服湿透,狭小的空间加上潮湿闷热,一天到晚衣服就没干过。

一块电话牌倒下,立刻接通电话,电话那头要转接哪里,这头的接线员要在一两秒内准确无误的将插头对接上。

这些陌生的番号对应陌生的代码,不是她们在机关时常听到的号码,电话兵们必须在极短时间里记在脑海里并熟练掌握。

平时练的各种基本功在这个时候就发挥出它的作用,电话兵练的快速记忆法、手动与脑动同步,此刻就像一部高速运转的交换机。

在那个电话靠人工转接的年代,电话兵的超强大脑和超强工作能力可见一斑,他们为保障战斗顺利进行立下汗马功劳。

前线指挥,电话线路最忙。

姜妍她们一忙起来,水都顾不上喝一口,更别说上厕所。

这里涉及到太多军事机密,是敌军偷袭、攻击的主要目标。

女兵们都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军帽、衣领上都写着自己的部队番号和名字,每个人的手边都放着两枚拧开盖的手榴弹。

危急时刻,直接拉响手榴弹,以最快的速度炸毁设备,与敌人同归于尽。

开始听到枪声、炮声时,女兵们还会被惊吓到,身体会做出避让的本能动作。

到后面完全麻木,听着枪炮声就像听过年时的烟花爆竹声,自顾自的专心工作。

哪会儿枪炮声停了,反倒不适应,觉得太安静。

性子跳脱的春妮,开始几天还紧张,想东想西,睡觉也不安稳。

有对战争的本能恐惧,也有新奇,总想出去看看真实的一线战况。

后来慢慢进入状态,沉稳了许多。

遇到线路被炸毁,总是自告奋勇第一个带着工具材料跑出去抢修。

因为长时间蜷缩在狭小的空间里,女兵们都出现驼背现象。

在战场上,敌军也会窃听我方通信,为防止泄密,姜妍他们采用了古老的对策。

组织了一支使用某地方言的通信小分队,分散在各阵地,专门负责战场信息的沟通。

不仅提高了指令的传递速度,还极大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敌军虽然拦截到信号,却无法获取有效信息,最终敌人无法及时作出防御或反击的准备。


  (https://www.piaotian55.com/book/3371962/11110689.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