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 第93章 他的背后另有其人?

第93章 他的背后另有其人?


甚至随着蒸汽机开始应用,钢铁产量逐渐提升,火器的犀利程度,使大明可以碾压  周边国家!

  但这种伪工业革命是无法持续的。

  因为他的整体推动完全是朱高炽一个人在做,哪怕周围有一群工匠在围绕着他,这  股力量也太小太薄弱了。

  一旦朱高炽不在了,或者朱高炽失去了他的权力,那么,整个大明又会在这些腐  朽、封闭、落后、保守的知识分子操控下,重新回到之前落后的小农经济社会发展轨迹  中!

  那样的话,朱高炽之前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没有意义。

  所以,改变科举考试制度,乃至科举考试内容是朱高炽必须要做的事情。

  否则他理想中所要建设的大明,早晚会失败。

  朱高炽正皱眉思索着。

  忽然。

  徐达带着徐家三兄弟走了进来。

  “你们看见今日的邸报了吗?朝廷要重开科举取仕!”

  朱棣笑呵呵道:“本王早就看到了,开就开吧,那些读书人的事情跟本王也没关  系,跟岳父您也没关系!”

  徐达点点头,忽然笑道:“跟我还是有些关系的。这几个孩子若是愿意读书,我倒  是可以给他们请最好的先生,让他们去参加科举!

  科举取得的官身,好歹也是个正途,承袭爵位的人只(bfbe)有一个,其他孩子还是  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创下一份家业的。”

  朱棣笑道:“岳父说的也是!可是,我看他们几个…可能也就跟本王差不多!呵呵…  种个秀才都难!”

  徐辉祖,徐膺绪、徐增寿三人都是满脸尴尬。

  他们本就是武将世家出身,平日里舞枪弄棒倒是把好手,但是又没有人刻意要他们  读书,现在也就是个能认字的水平。

  徐达也是苦笑着摇摇头。

  “我也对他们没什么指望,老大已经算了,以后早晚要承袭国公的位置,老二和老  四若是一直这么混着,那就只能看各自的本事了!”

  朱高炽忽然站起身道:“这科举取士根本就是害人的国策!大明要想永久屹立在世  界之巅,就必须做出改变!首先要变的就是这害人的科举考试!”

  朱棣和徐达,乃至徐家三兄弟被吓了一跳。

  众人看向朱高炽,都是满脸惊讶。

  朱棣皱眉道:“炽儿,你别胡说八道!妄议朝政!如今你虽然地位不同于往日,你  皇爷爷宠你,但是他一向讨厌别人干涉他的政策,你这些话万万不可传了出去!”

  说着朱棣看向徐氏三兄弟。

  “还请诸位为炽儿保密!”

  三人纷纷点头。

  事实上朱元璋霸道蛮横的做事风格一直都是如此!他如今发邸报给天下,最大的意  义还是告诉天下人。

  自己要重开科考了,你们这些人要提前做好准备,支持和拥护朕的政策。

  如果朱高炽的话落到朱元璋耳朵里,  一定会引起他的不快的。

  徐达看向朱高炽,忍不住问道:“这科举考试又有什么害处?我看考的都是一些四  书五经,有利于朝廷统治的!”

  朱高炽苦笑道:“若是天下的读书人天天都钻研四书五经,那还有人会打仗吗?

  还有人会治理河道吗?

  还有人会管财政吗?

  还有人懂刑名律法吗?

  这些读书人若只知道四书五经,又如何替天下百姓做主!

  他们背诗书倒是熟练了,真正干事的人呢?

  难道大明日后都要靠一群只知道四书五经、圣人之道的腐儒来空谈误国吗?”

  一番话说出口。

  竟然连朱棣和徐达都觉得有道理。

  如今大明已经有一些以文御武的趋势了。

  虽然朱元璋设立了五军都督府来作为统帅军事的机构。

  但兵部的地位,还在五军都督府之上!

  很多事情不经过兵部,就根本做不到!

  而兵部的尚书、侍郎、员外郎等等,基本上都不是由武将或者勋贵来任职的。

  全部都是读书人!

  若是这些读书人不通军略,以后可有得麻烦了!

  甚至还可能延误战机,耽误军国大事!

  朱棣皱眉道:“这件事你虽然说的有道理,但是,你今年刚刚九岁,又读过几本  书?那些读书人来硬的,咱们是不怕他,但是他们若是在学问上考教你,你可是无法应  对的!”

  徐达也是苦笑道:“国家选用人才还是有一定之规的!你也不过不必太过于焦虑!

  若是真的出现了以文率武的情况,那也会有别的解决方案。

  至于其他方面,就更不是咱们该操心的了,王爷干涉政务乃是大忌,炽儿你最好还  是置身事外。”

  朱高炽摇摇头。

  “若是其他事情我也就不管了,这件事事关国本,我必须要管!”

  朱棣和徐达面面相觑。

  朱棣忍不住道:“这才消停几天!

  难道又要跟文官集团对着干了?

  这一次他们可不是那些贪赃枉法的家伙,有软肋可以抓!

  你若是真的跟他们对起来,那些人还有清名在外,到时候一群读书人围攻你,可是  很麻烦的。”

  朱高炽笑道:“父王放心,孩儿自有应对方法!”

  大明。

  紫禁城。

  奉天殿。

  早朝。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

  口中淡淡道:“诸位爱卿,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忽然。

  他的眼神落在了徐达身边的朱高炽身上。

  这小子怎么也来上朝了?

  朱高炽忽然朗声道:“启奏陛下,孙臣有本奏!”

  朱元璋愣了一下。

  随后道:“接来!”

  朱高炽这一次奏折,不但朱元璋愣住了,连文武百官除了徐达之外的人也都愣住  了!

  这些人都没有想到,平日里一向低调的九岁王爷朱高炽怎么会突然管起了政务。

  虽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朱元璋之所以将朱高炽封为睿王,并且给了他很多特权,  就是想让他参与处理政事的。

  但现在也为时太早了吧!

  刚刚九岁,他能懂什么国家大事!

  然而。

  很快。

  朱高炽开口就将所有人都震住了!

  “陛下,孙臣以为,科举重开势在必行,但制度仍需要商榷!起码现在孙臣看来,

  用八股取士,并将考察范围只限定在四书五经之内是不合适的!”

  朱元璋皱眉看着朱高炽。

  这件事,宋讷、吴伯言等几个大学士是跟自己解释过的。

  朱元璋也十分支持。

  怎么落到炽儿眼里,就成了错事?

  何况。

  对这件事提出意见的不应该是读书人吗?朱高炽今年刚刚9岁,又能懂什么学问?  还能提出什么真知灼见?

  难道。

  他的背后另有其人?

  朱元璋一想到这里,眉头忍不住皱的更深。


  (https://www.piaotian55.com/book/3373121/11111070.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com